?機加工產品表面熱處理主要是為了改變工件表面的性能,同時保持心部的性能基本不變,以下是一般的工藝流程:
?
一、前期準備
零件檢查
首先需要對機加工后的零件進行檢查。這包括檢查零件的尺寸是否符合要求,表面是否有明顯的缺陷(如裂紋、劃痕等)。例如,對于一個經過車床加工的軸類零件,要使用量具(如卡尺、千分尺等)測量其直徑、長度等關鍵尺寸,確保尺寸公差在規(guī)定范圍內。因為如果零件尺寸不符合要求,在后續(xù)熱處理過程中可能會導致變形等問題進一步加劇。
還要檢查零件的材料成分,這可以通過材料化驗單或者光譜分析等方法來確定。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熱處理特性,例如,碳鋼和合金鋼的淬火溫度、回火溫度等參數都有很大差異。正確識別材料是確保熱處理工藝正確實施的前提。
表面清理
清理零件表面的油污、鐵銹和雜質。油污可以使用有機溶劑(如汽油、丙酮等)進行清洗。對于鐵銹,可以采用酸洗(如用稀鹽酸溶液)或機械打磨的方法去除。這是因為表面的油污和鐵銹等雜質在熱處理過程中可能會產生氧化皮,影響零件的表面質量,而且可能會阻礙熱量的均勻傳遞,導致局部過熱或加熱不足等情況。
二、熱處理過程
加熱
根據零件材料和所需的表面硬度等性能要求確定加熱溫度和加熱速度。例如,對于滲碳淬火處理的低碳鋼零件,加熱溫度一般在 900 - 950℃左右。加熱方式有多種,如在鹽浴爐、可控氣氛爐或真空爐中加熱。
鹽浴爐加熱速度快,加熱均勻,但鹽浴成分需要定期調整和維護??煽貧夥諣t可以有效控制零件表面的氧化和脫碳,對于一些高精度零件的熱處理很合適。真空爐則主要用于處理對表面質量要求極高的零件,如航空航天零部件,它可以避免氧化,并且能夠精確控制加熱過程。
保溫
零件達到預定的加熱溫度后,需要進行一定時間的保溫。保溫時間的長短取決于零件的尺寸、材料和裝爐量等因素。一般來說,零件尺寸越大、裝爐量越多,保溫時間就越長。例如,一個較大尺寸的齒輪在滲碳過程中,為了使碳能夠充分滲入零件表面一定深度,可能需要保溫數小時。保溫的目的是使零件內外溫度均勻,并且使組織充分均勻化,為后續(xù)的冷卻轉變做準備。
冷卻
冷卻過程是決定零件表面硬度的關鍵步驟。對于淬火處理,冷卻速度要足夠快,以獲得馬氏體組織,從而提高表面硬度。例如,在淬火介質的選擇上,常用的有水、油、聚合物淬火劑等。水的冷卻速度快,適用于一些形狀簡單、要求較高硬度的碳鋼零件,但容易引起零件變形和開裂。油的冷卻速度相對較慢,適合合金鋼零件,能夠在保證一定硬度的同時減少淬火裂紋的產生。聚合物淬火劑的冷卻速度可以通過調整濃度來控制,應用比較靈活。
在冷卻過程中,還需要注意零件的冷卻方式,對于形狀復雜的零件,要采用合適的冷卻方法,如分級淬火或等溫淬火,以減小熱應力和組織應力,防止零件變形和開裂。
回火
回火是緊接著淬火后的一個重要步驟,主要是為了消除淬火產生的內應力,穩(wěn)定組織,并且調整零件的硬度和韌性之間的平衡?;鼗饻囟纫话愕陀诖慊饻囟龋?,對于淬火后的中碳鋼零件,回火溫度通常在 150 - 650℃之間。根據回火溫度和回火次數的不同,可以分為低溫回火、中溫回火和高溫回火。
低溫回火主要用于保持高硬度和耐磨性,回火溫度一般在 150 - 250℃,適用于刀具、量具等工具類零件。中溫回火可以獲得較高的彈性極限和屈服強度,回火溫度在 350 - 500℃,常用于彈簧等彈性零件。高溫回火可以獲得良好的綜合力學性能,回火溫度在 500 - 650℃,主要用于一些重要的機械結構零件,如軸類、連桿等。
三、后期處理
清洗
熱處理后的零件表面可能會殘留淬火介質(如油、聚合物淬火劑等)或氧化皮等雜質。需要對零件進行清洗,以去除這些雜質。清洗可以采用化學清洗(如用堿性溶液清洗)或機械清洗(如噴砂、拋丸等)的方法?;瘜W清洗能夠有效去除油污等有機物,而機械清洗則可以去除氧化皮和表面的一些微觀不平,同時還能起到強化表面的作用。
檢驗
對熱處理后的零件進行質量檢驗。主要包括硬度檢驗、表面質量檢驗和尺寸精度檢驗。硬度檢驗可以使用洛氏硬度計、維氏硬度計等設備,檢查零件表面硬度是否符合要求。表面質量檢驗包括檢查零件表面是否有裂紋、氧化皮過多等缺陷,可以通過磁粉探傷、滲透探傷等無損檢測方法進行。尺寸精度檢驗則是檢查零件熱處理后的變形情況,通過與熱處理前的尺寸對比,確定是否需要進行后續(xù)的校直或機械加工來糾正尺寸偏差。